世界粮食日到来,倡导珍惜粮食与节约粮食
世界粮食日来临,让我们共同倡导珍惜与节约粮食的行动。世界粮食日,这一由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在1979年11月设立的公共节日,旨在唤起人们对粮食问题的关注。每年的10月16日,这一日子提醒着我们粮食的重要性,以及我们共同的责任。
2024年的世界粮食日,主题聚焦于“粮安天下,共建更好生活,共创美好未来”。粮食,这一人类的基本需求,其重要性仅次于空气和水。然而,尽管全世界农民生产的粮食足以养活全球人口,但饥饿问题依然存在。因此,我们需要共同努力,确保提供营养丰富、经济实惠、易于获取、安全和可持续的食物,从而保障全球的粮食安全。
在中国,我们有着特殊的责任和使命。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,这是我们对粮食安全的重要承诺。通过共同努力,我们将为全球粮食安全贡献力量,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。悠悠万事,吃饭为大。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,任何时候我们都必须紧绷这根弦。自党的十八大以来,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,将其作为治国理政的首要任务。通过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,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得到显著提升,谷物总产量稳居全球榜首,确保了十四亿多人的粮食安全。
接下来,我们将探讨我国粮食浪费的现状。首先,从产业链前端来看,浪费情况不容忽视。接下来,我们将深入探讨我国粮食浪费的具体情况。首先,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,我国食物的总体损耗率达到了7%,虽然略高于世界平均水平,但各品种的损耗率却存在显著差异。例如,蔬菜和水果的损耗率相对较高,分别达到了9%和1%,而肉类和奶类的损耗率则较低。从环节上来看,农业生产环节的损耗率最高,达到了3%,其次是产后处理环节,损耗率为9%。值得注意的是,加工环节的损耗率最低,仅为5%。
再来看餐饮浪费的情况。据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调研显示,城市餐饮食物浪费现象十分严重。人均食物浪费量高达93克/餐,浪费率达到7%。商务宴请和大型聚会的浪费比例更是惊人。相比之下,家庭的食物浪费相对较少,但即便如此,家庭和餐馆加权平均的食物浪费率也达到了0%。根据2021年的数据,我国食物浪费总量高达6亿吨,这无疑是一个惊人的数字。按照能量、蛋白质和脂肪来计算,这些浪费的食物折合成的能量高达14万亿千卡,蛋白质和脂肪的浪费量也分别达到了569万吨和241万吨。那我们应该如何行动呢?接下来,我们将探讨节约粮食的具体方法,倡导大家践行光盘行动。“一粥一饭,当思来之不易;半丝半缕,恒念物力维艰。”让我们携手并肩,从自身开始,从细微之处着手,珍视每一粒粮食,坚决摒弃餐桌上的浪费行为。通过实际行动,我们不仅传承了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,更在为构建节约型校园、推动节约型社会的伟大事业中,贡献出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。
